中国古代音乐成语赏析

赏八千年玉振金声钧天广乐高山流水

闻九州音铜琶铁板急管繁弦白雪阳春

中国古代音乐成语赏析

孟维平

成语[idiom,set phrase] 是指中国语言词汇中特有的一种在长期实践中经反复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为一种所谓“现成的话”。成语多来自于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名著、历史故事和人们口头流传的故事,可谓是中国光辉灿烂的语言文化中的点睛之笔。受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成语一般为四字结构(三字及多字unnamed的也不少)。成语不但文字精美,音节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其中往往充满着大智慧,寓意深远,有些甚至包含着极为闪光的思想与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强烈的影响。

中国古代一般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上古(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近古(宋、辽金、元、明、清),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更不乏大量由音乐典故凝炼而出的成语,千百年来久传不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

本报从本期开始将陆续介绍一些经典的音乐成语和成语背后的故事,以飧读者。

 (一)先秦时期的音乐成语

1、孔子语录中与音乐相关的成语尽善尽美

这个成语看似与音乐无关,其实恰是孔子在观看了《韶》《武》等大型乐舞之后发出的由衷感叹。孔子(前551-479)不但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修养极为丰富的音乐家,史书记载他会弹琴、击磬、鼓瑟、唱歌,他把当时已经散乱的《诗经》按照音乐的规律重新整理,使得风(民歌)、雅(文人诗歌孔子闻韶处)和颂(古老的祭祀歌曲和舞曲)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对音乐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尽善尽美是他提出的一个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原则,即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可谓尽善尽美。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原始社会晚期舜帝的乐舞,表现的是在无阶级的社会之中整个氏族群体的共同精神追求,是崇高与祥和的,加之完美的艺术表现,以至于生活在奴隶社会中的孔子在齐国听到了舜帝时代的《韶》乐,竟然感动得“三月不知肉味”,此亦足见原始社会音乐所产生出的巨大艺术魅力(至今山东省的临淄市还保留有“孔子闻韶处”的历史遗迹)。《武》是周初时歌颂武王伐纣取得成功建立周朝的一部大型乐舞,之所以被孔子称为“未尽善也”,就是因为其中有刻画武王用武力征伐的场面,这在孔子看来不符合其“仁者爱仁”的标准。在孔子看来,美与善之比,善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善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宝贵的核心价值。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和深刻的影响。

尽善尽美多用来评价具有很高尚的思想、同时形式又非常完美的艺术作品,如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用极其完美的音乐表现手法,歌颂了“人类团结成兄弟”的崇高人类理想,这部伟大的作品可谓之尽善尽美矣!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语出《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要想转移民风,变异民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要想上能安定好国君,下能治理好人民,没有比礼节更好的了)。《孝经》是儒家伦理学经典之作,传说出自孔子。孔子深刻地看到了音乐艺术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出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把音乐的地位看得极为重要,在他所教授的六艺中,音乐排在第二位(礼、乐、射、御、书、数),强调乐配合礼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音乐所发挥的作用是礼所无法代替的,只有礼乐并举方可定国安邦。儒家的经典之作《乐记》的开篇《乐本篇》则更进一步阐明社会与音乐极为密切的关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太平时代的音乐祥和,以表达对清明政治的欢乐;动乱时代的音乐显得怨恨,以表达对黑暗政治的愤怒;亡国之后的音乐悲哀,以表达人民困苦生活的思虑;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正是因为音乐对人能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音乐与社会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孔子说: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撰稿人:中国,北京,孟维平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教授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