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音乐成语 万赖俱寂

唐诗中的音乐成语(二十九)
万赖俱寂

出自唐诗的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极为幽静深邃的优美环境,同时刻画出的还有一种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心境。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最为鼎盛的时代,特别是自唐太宗的“贞观之治”(627-649)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713-741)的百多年间,国家强盛、民族和睦、经济繁荣、社会富裕,诗歌、音乐、书法、绘画、舞蹈、建筑等各个文化领域全面发展。

唐诗在中国诗歌的发展中占有崇高地位,影响深远。唐诗的基本形式有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所谓古体诗是前代流传下来的诗风,其对格律的要求比较宽松,句数可多可少,韵脚亦可随意转换。近体诗格式则非常严谨,或五言、或七言,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平仄、韵脚、对仗等都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故称为格律诗。唐诗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特别是绝句,都是可以入乐歌唱的歌词,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诗《送元二使安西》,在当时就已广为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因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故名“阳关”,又因演唱时要重复三遍故谓之“三叠”。

成语“曲径通幽”读者一定都非常熟悉,而“万籁俱寂”与之同出于一首唐诗,即盛唐著名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籁:孔穴中发出的声音,籁也是一种古代的三孔吹管乐器;万籁:泛指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俱:都;寂:静。《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非常脍炙人口的诗篇,版本也较多,“竹径”一作“曲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原作“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磐音。”后者据说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手书此诗时所作的调整,以期更符合其时寺内的景致。位于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的兴福寺原名“大悲寺”,始建于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494-502年),梁大同五年(539年)扩建后改名“福寿寺”,唐咸通九年(868年)懿宗御赐“兴福禅寺”额,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诗因寺而写,寺因诗而名,自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流传开来之后,该寺声名更震,遂成为江南名刹之一。

常建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的进士,与诗人王昌龄(698-756)同榜,天宝年间任盱眙尉(今江苏盱眙县),但仕途极不得意,故寄情山水,放浪琴酒,后隐居于武昌鄂渚(今属湖北)。常建的诗多为五言,多以山林、寺观为题材。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写清晨破山寺后禅院的幽寂,用幽处、花木、山光、禅影、万籁、钟磬等烘托,层次井然,词语警拔,情景交融,意境高远。诗歌通过对佛寺禅院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常建的诗在当时就已有很大的名气,同时代的丹阳进士殷璠(生活于开元、天宝年间,生卒不详)编选的诗集《河岳英灵集》中,常建排在24位诗人的第一位(请注意,李白排在其后),殷璠论诗观点鲜明,反对轻艳矫饰,提倡风骨声律的统一,注重兴象。他高度评价常建的诗歌:“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导读者渐入佳境,最终感悟到诗的旨趣,令人回味无穷。宋代欧阳修尤喜诵“竹径”一联,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清人吴景旭在所著《历代诗话》中评价到:“佛性、人性、鸟性,无动不静,无静不一,故结言‘万籁此俱寂’” 。

image

北宋大书法家米芾(1051-1107)书写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