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的音乐成语(顾曲周郎)

《三国志》中的音乐成语(二十三)

顾曲周郎

说起三国时期的东吴大都督周瑜读者们一定都非常熟悉,周瑜(175-210)字公瑾,年轻有为,二十四岁即为中郎将(将军),东吴的人称之为“周郎”。遥想当年,孙刘两家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操号称八十万的军队大战,周瑜与诸葛亮定计,火烧赤壁大败曹军,从此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一曲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给这段恢弘的历史增添了无穷的遐想与魅力。苏轼借古比今,慨叹现实与人生。其词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代诗人范成(1126-1193)赞誉周瑜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上述是作为大英雄周瑜的一面,而“风流美丈夫”则说的是周瑜相貌英俊、文采过人、充满艺术家气质、一代风流才子的另一面。历史记载周瑜的音乐修养可谓十分深厚,三国时蜀汉西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陈寿(233-297)所著《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文:“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曲有误,周郎顾”,这段文字虽不多却充满诗意,为我们生动地展现出一位艺术气质高,音乐修养精深的才子周公瑾。看来周瑜的音乐感觉真是非常的好,即使是在喝了三杯酒之后,乐工的演奏哪怕只有微小的音准或节奏上的差错,他都能准确地觉察到并即刻扭头去看。“曲有误,周郎顾”成为成语“顾曲周郎”的来源。相貌英俊的周郎这一回眸可是太有魅力了,乐工中又多为女子,所以后来又演绎到为博得周郎的这一回眸青睐,还故意在演奏中弄出些差错的故事来,给这位周郎平添了许多多情善感的味道。这种眉目传情的情调演绎丰富了成语浪漫的内涵。“顾曲周郎”这一成语被大量引入到后人的诗文当中,唐朝诗人李端(约743-782)《听筝》诗云:“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同是唐代诗人的张祜(约785-849)《觱篥》诗云:“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北宋词人贺铸(1052-1125)有《诉衷情》词引此典故之意:“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寓意妩媚含蓄,文辞优美,《诉衷情》的词牌也由此竟然又得别名《试周郎》。再之后,“顾曲周郎”又引申出“知音”的涵义。元、明之际的文学家邵亨贞(1309-1401)有《贺新郎 》词曰:“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

现在成语“顾曲周郎”常用来形容精通音乐和戏曲的人,比喻知音,也代指情人眼中的情郎。

 

Untitled

《三国志》书影

Untitled2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