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音乐成语
《史记》中的音乐成语(二十)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太史公记》,东汉末年始称《史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前145—前87?)。
(《史记》书影)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世代史官之家,其父司马谈在武帝时就出任太史令,于元封元年去世(前110),三年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立志完成其父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后因为李陵之事辩解而被武帝下狱三年,并惨遭腐刑。出狱后的司马迁任中书令,他用“西伯拘羑里,而演《周易》;仲尼戹(通“厄”,穷困、灾难)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幸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史记·太史公自序》)等先贤们的遭遇与事迹激励自己“隐忍苟活”而发愤著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前后历经十四年终于完成了洋洋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的史学巨著。《史记》从黄帝开始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秦、汉的历史更为翔实,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一百三十篇。《史记》为中国纪传体史书的鼻祖和典范,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的成语非常之多,如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先发制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拔山扛鼎”、“破釜沉舟”、“悲歌击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等等不胜枚举。
悲歌击筑
悲歌:悲壮地歌声;击筑:筑是中国古代一种击弦乐器,以竹尺击之。
(连云港出土西汉漆食奁上的击筑图,左面坐者持筑而击之)
语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至易水之上,既祖(既已饯行,古代远行必祭祀路神,将行饮酒,叫“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同“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是战国时期的一名侠肝义胆的勇士,到燕国以后与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为好友,每天饮酒作歌。恰逢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荆轲受燕太子丹之重托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等众人都穿白衣戴白帽为荆轲送行,易水岸边,高渐离击筑,壮士荆轲和着拍节唱着苍凉悲壮的歌曲,送行的人们无不为之流泪哭泣,最后荆轲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激昂的声调,使送行的人们无不怒目圆睁,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于是乎荆轲上车而去,义无反顾。变徵、羽声等都是音乐名词,中国古代正声音阶由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个音构成,在此用来形容激楚高亢变化丰富的旋律音调。战国末期诸侯国之弱小者求存救亡,对暴秦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司马迁以简练生动的笔法描绘出荆轲并非出自个人的复仇而从容镇定、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其狭义行为是正义和高尚的,也正因如此,荆轲的壮烈牺牲更具有崇高的道德力量,易水之歌竟成为千载之下壮士报国之歌。晋代陶渊明《咏荆轲》诗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荆轲行刺失败后,据《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载文:“高渐离变名姓……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始皇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矅(yào,视误也)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可叹被弄瞎双眼的高渐离前赴后继,最终刺杀秦王未果亦悲壮而死。
(汉代画像砖:武氏祠荆轲刺秦王)
悲歌击筑(“悲歌燕市”“燕赵悲歌”“燕市狂歌”“悲歌易水”等均出于此典故)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情送别的苍凉氛围。自古燕赵(今河北一带)多悲歌之豪杰壮士。荆轲与高渐离的故事也说明了燕赵地区自古音乐就具有高亢豪迈的特点,歌唱在那时是很普遍的现象,高渐离也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一位特善击筑的音乐家。
四面楚歌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项羽的妃子虞姬),常幸从;骏马名骓(zhuī,项羽的坐骑),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楚汉相争中的项羽(前232-前202)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后裔。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作战勇猛,带八千子弟兵逐鹿中原,战无不胜。但项羽有勇而无谋,自恃勇力,不能智胜,更缺乏战略眼光。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为界互不侵犯,但刘邦听从了张良和陈平两位谋士的计策,突然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把项羽包围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沱河北岸)。这时项羽的楚军可谓强弩之末,兵少粮缺。刘邦又使用张良的计策,教他的军队唱起楚地的民歌,四面楚歌唱得楚军军心迅速瓦解,也使得项羽大惊失色,以为楚地尽失。项羽和妃子虞姬饮酒唱和,悲歌慷慨,壮怀激烈。后虞姬自刎,项羽带所剩八百江东子弟兵突围至乌江边,身边仅存二十八骑,深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于江边,楚汉相争已刘邦胜利建立汉朝而告终。
项羽虽非一朝帝王而却被写入专记帝王的十二篇“本纪”之中,李如鸾等中国当代著名文史学家认为是充分“表现了司马迁卓越的、不同流俗的观点”(见《简明中国古代文学》上,第236页)。司马迁在其文结尾处警示世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叱咤风云的一生和兵败自刎的悲剧性结局,始终令后世之人唏嘘不已,两宋之交富有“千古第一才女”美称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曾写诗《夏日绝句》,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感时咏史,情辞慷慨,深切表达出对项羽无限敬佩之情。至于当时那首楚歌的旋律早已失传,但民间尚有歌词流传,其词曰:“九月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可见楚风味道十足矣。
成语“四面楚歌”原本是对项羽被困垓下时悲惨境地的描述,后经常用来形容遭受各方面攻击或致陷于孤立窘迫的状况。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