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的音乐成语

《尚书》中的音乐成语

《尚书》可谓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了,其内容包括上自尧舜下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史料文献,由《虞夏书》、《商书》、《周书》等几个部分组成。相传《尚书》是孔子在其晚年编撰
而成,有百篇之多,列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教材。《尚书》是儒家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部著作。《尚书》在战国时称为《书》,汉代时才称为《尚书》,“尚”即“上”,有上古以来之书的意思,故名《尚书》。《尚书》命运多舛,秦始皇的焚书使《尚书》的抄本几尽被毁,汉武帝时才由秦博士伏生口授复得28篇,由于是用汉代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就,特称《今文尚书》,因为后来汉武帝时又从孔子住宅的墙壁中发现了所谓《古文尚书》(由于这个版本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故称《古文尚书》。经孔子之孙孔安国(西汉时期的经学,孔子第十一代孙)的整理,其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在其后的上千年间,《尚书》的流传又历经磨难,今存《尚书》约有59篇左右,其中有33篇基本合于伏生所传的28篇,这部分也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较为可靠的史料。《尚书》中记载的史料弥足珍贵,文笔也非常优美和精炼,不但开中国散文文体之先河,而且很多极富哲理性的成语也出自其中使用至今,如“有条不紊”、“功亏一篑”、“玩物丧志”、“八音克谐”等等。

u=2340935789,1272647303&fm=23&gp=0

八音克谐

语出《尚书Ÿ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帝对乐官夔说:“我命你掌管去乐舞,以诗乐教授贵族们的子弟,使他们能够正直而温和,气量宏大而恭谨,刚毅而不暴虐,简朴而不傲慢。诗以抒发人的思想志意,歌唱以咏其言,乐声依歌形成旋律,音律则配合乐声的高度。八种乐器的乐音要能够和谐,不失秩序不乱奏,如此则神与人听后都会感到非常优美和谐,彼此间也会更加融洽。”夔回答舜帝说:“好的!我将大力敲击和轻轻敲击石磬,声音错落有秩而且美妙和谐,就连百兽们都能感受到并相率而舞了,神人以和的最高境界是肯定能够实现的。”对“百兽率舞”还有一种解释是:“舞者身着各种兽皮装扮成动物的样子而起舞。”)所谓“八音”在前面的音乐成语中已经讲过,是按照乐器制作材料而划分的传统乐器分类方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形成于周代初年。、歌、声、律、八音、舞蹈都包括在乐之中,诸多艺术品种集中于一体。“八音克谐”是《尚书》主张和谐为美的一个重要理念,歌唱与多种乐器的演奏只有相互配合默契,才能创造出音乐艺术作品整体性的谐和之美,正所谓“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国语Ÿ周语》伶州鸠语) 成语“八音克谐”一词已升华为对最完美音乐艺术的赞美之词,追求的目标,只有这种理想状态的音乐才是大美的,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遏密八音

语出《尚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遏:阻止;密:寂静;八音则代表的是音乐。尧帝治理国家深得百姓爱戴,恩德远播四海,他去世后老百姓如丧父母般的悲痛万分,三年之中停止一切音乐活动以寄托哀思。成语“遏密八音”多用于古代皇帝或现代国家首脑等高级别极有影响力人物去世、或重大灾难之后,对社会上停止音乐等一系列娱乐活动的描述。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