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成语 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是老子的一句名言。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dān),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据传说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故称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所著《道德经》(即《老子》一书,成书约战国中期)不但在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学名著。《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原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为三十七章,下篇《德经》从第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五千言。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道德经》其中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所创立的学说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一起共同构建起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特别重大意义,他那些闪光的思想精髓至今依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反者道之动”。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一书中还包括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与其后战国时期的庄子并称老庄,主张修身养性,反朴归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在后世的道教中老子则被尊为道祖。
大音希声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没有形象。)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曰希)可直译为“最美的音乐、最好听的音乐是听不到的。老子的这些论断出于其辨正思维的大智慧,所谓 “大方”、“大器”、“大音”、“大象”这些概念但都是符合“道”的思想。老子以“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符合“道”的“大音”就是“听之不闻”的“道”,是老子理想中音乐的最高境界。老子崇尚艺术的自然之美,坚决反对人为过分追求雕琢而出的任何所谓艺术的东西。老子“大音希声”的观点揭示出了音乐美的特点:既诉诸感性、又超越感性。
老子主张“大音希声”以反对一切有声的音乐,无疑也有着其消极的一面,但辩证思维的逻辑恰是老子哲学思想中最闪光的部分,“无为而无不为”。诚如已故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蒋孔阳先生(1923-1999)在其《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中曾指出的:“‘大音希声’的讲法,是一种唯心主义的音乐美学理论。但是,他的这一讲法,促使我们去探讨音乐的‘道’,去探讨音乐现象之外的音乐的普遍规律,却也不能不说是音乐美学思想的一种进步。……正是老子提倡顺应自然之道的音乐,它在中国二千多年沉沉昏暗的封建社会中,却常常像一股新鲜的空气,号召人们冲破礼教的樊篱,走向广阔而又朴素的自然。不事雕琢的自然,‘清水出芙蓉’的自然,是中国文人最高的美学理想之一。这一美学理想,又不能不说是导源于老子。老子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贡献,应当说主要的是在这一面。消极的思想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正是历史的辩证法。”
说到“大音希声”,人们很自然要联想到美国先锋派著名代表人物、作曲家、视觉艺术家、同时也是音乐美学家的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他的音乐创作中很强调无声的重要,他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音乐作品叫作《4分33秒》(首演于1952年),这部作品长度是4分33秒,乐谱中竟然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就是“沉默”,在音乐的舞台上真正试验了一把老子“大音希声”的艺术哲学。凯奇的音乐美学观点是:音乐不用人为地去演奏,艺术和生活么没有界限,整个时间和空间构成该无声音乐作品的全部。很明显,凯奇这一美学观点和他的杰作《4分33秒》与我国2500多年前老子“大音希声”的哲学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或可谓“一脉相承”。
图注:福建泉州清源山上老子石雕坐像。雕琢于宋代,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占地面积55平方米。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后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的文化名山。中国近代学堂乐歌重要代表人物、乐歌《送别》的词作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圆寂在泉州开元寺后,其舍利塔就建在清源山中。
Leave a comment